王红强 [教授]
联系方式
办公电话:
手机号码:
电子邮箱:whq74@mailbox.gxnu.edu.cn
办公地址:桂林市育才路15号广西师范大学第二理科楼412
基本介绍
广西师范大学化学一级学科点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硕士点硕士生导师,中国有色金属学会新能源材料发展工作委员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广西化学化工学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湖北省“楚天”学者;现任广西低碳能源材料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广西新能源船舶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安徽益佳通电池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广西卓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专家、广东博力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主要从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广西创新驱动重大科技专项1项,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2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面上各1项,作为主要人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子课题、国家973计划子课题、省级课题10余项。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学术刊物Adv. Energy Mater.,ACS Nano, ACS Appl.Mater. Interfaces, J. Power Sources, J. Mater. Chem等上发表论文273篇,他引 3522 次,H 因子 37,进入2022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研发了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生产技术、锂离子电池生产技术、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生产技术,已经成功转让到深圳名飞远科技有限公司、郑州向日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科迪龙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卓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益佳通电池有限公司等企业。获广西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广西青年科技奖1项。获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石墨烯等方面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1件,其中2件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实现了19亿元的经济效益。
研究方向
新能源材料及储能器件
学历背景
起止时间 | 毕业院校 | 专业 | 学位 |
1992.09-1996.07 | 太原理工大学 | 有色冶金 | 学士 |
1996.09-1999.07 | 中南大学冶金学院 | 冶金物理化学 | 硕士 |
1999.09-2003.06 | 中南大学冶金学院 | 冶金物理化学 | 博士 |
工作经历
起止时间 | 工作单位 | 职务 |
2003.07-2012.12 | 广西师范大学化学与药学学院 | 教师/教授 |
2013.01-2017.12 | 广西师范大学化学与药学学院 | 副院长 |
2014.12- | 广西低碳能源材料重点实验室 | 副主任 |
2019.01- | 广西新能源船舶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副主任 |
2022.01- | 广西电化学能源材料与器件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 | 副主任 |
社会任职
广西化学化工学会,理事
讲授课程
1. 应用电化学(本科)
2. 纳米技术(硕士、博士)
3. 电化学研究方法(硕士、博士)
论著专利
文章:
Insight of a Phase Compatible Surface Coating for Long-Durable Li-Rich Layered Oxide Cathode,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2019, 9(34): 1901795.
Phase Compatible NiFe2O4 Coating Tunes Oxygen Redox in Li-Rich Layered Oxide, ACSNano, 2021, 15(7): 11607-11618
Capturing Oxygen-Driven Electrolyte Oxidation during High-Voltage Cycling in Li-Rich Layered Oxide Cathodes, ACS Energy Letters, 2022, 8: 417-419.
Optimizing interphase structure to enhance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high voltage LiNi0.5Mn1.5O4 cathode viaanhydride additives,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1, 410: 128422.
Introducing KI as a functional electrolyte additive to stabilize Li metal anode,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3, 454: 140395.
著作:
应用化学综合实验:新能源电极材料的制备检测(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组装),化学工业出版社,2019-09 王红强(主编)
专利:
一种含铁化合物涂层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ZL20161035785,2018-2-16
一种表面可控氧化的石墨化中间相碳微球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ZL201510639980.4,2017-11-10
一种Si@Cu空心核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ZL201910611742.0,2022-4-22
一种Si@Cu空心核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ZL201910611742.0,2022/4/22
自组装5V镍锰酸锂锂离子阴极届面膜功能电解液的制备方法,ZL202010049991.8,2022/10/4
科研项目
锂离子电池用新型LixAl@C纳米复合负极材料的电化学过程研究及高性能锂离子电极体系的构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48.00,2014.01-2017.12
超级电容器用氧化物/自支撑淀粉基多孔类石墨烯复合电极材料的结构及电极过程研究,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83.00,2015.01-2018.12
碳网络支撑MoS2-金属纳米复合材料的嵌脱锂规律和电极过程研究,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60.00,2018.01-2021.12
低成本、高电压镍锰酸锂电池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示范,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1000.00,2019.10-2022.12
锂离子电池用纳米碳框架支撑纳米硅复合负极材料的制造技术,广西重点研发计划,50.00,2017.09-2020.08
获奖情况
一种二维纳米金属氧化物复合涂层锰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201410068740.9),中国专利优秀奖,2022.07,国家知识产权局
一种含铁化合物涂层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专利号:ZL201610357854.4),中国专利优秀奖,2021.06,国家知识产权局
低成本安全锰系锂离子电池和电极材料的关键技术与应用(证书号:2019-F-1-001-D02),广西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铝电解碳素阳极抗氧化涂层技术(证书号:2012-F-2-002-01),广西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12.12.30,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王红强,第十一届广西青年科技奖